聚焦 “健康體重 強骨健身”|2025世界骨質疏松日:骨質疏松癥科學認知指南
時間:2025-10-20 16:03:54 作者:品源醫療 關鍵詞:骨質疏松,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骨密度檢測
骨質疏松癥的特征與中國流行病學現狀
2025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松日,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與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結合我國防控現狀,發布本年度中國主題 ——“健康體重 強骨健身”,倡議社會各界保持骨骼健康、促進全身健康。
早期階段
無典型癥狀,骨量持續流失但未達骨折閾值,僅通過骨密度檢測可發現異常,此階段干預可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中后期階段
隨骨密度持續下降,出現特異性表現:
疼痛:最常見的是腰背部的酸痛,可能沿脊柱向兩側擴散;
身高變矮、駝背:因為脊椎骨被壓縮,變得扁平。
骨折:這是骨質疏松最嚴重的結果。
可能在輕微外力下就發生,常見部位是:
脊椎(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背痛和身高變矮)
髖部(股骨頸骨折,對老年人危害極大,常需手術且致殘率、死亡率高)
手腕(橈骨遠端骨折,常發生在摔倒時用手撐地)
發病機制與關鍵危險因素
骨骼始終處于 “破骨細胞分解 - 成骨細胞合成” 的動態平衡中:30歲左右達骨量峰值后,骨代謝逐漸傾斜,中年后破骨活性顯著升高,骨量加速流失。而體重作為可控因素,其失衡對骨代謝平衡的破壞尤為關鍵:
不可控因素
年齡(≥50 歲)、女性性別(發病率為男性2-3倍)、絕經后雌激素驟降(骨流失速度加快3-5倍)、家族病史。
可控因素
體重失衡:低體重者因鈣、維生素D、蛋白質負平衡及力學刺激不足,骨強度削弱;肥胖者伴隨慢性炎癥與氧化應激,破骨細胞活性增強,且肌肉質量相對不足、平衡能力下降,雙重增加骨折風險;
營養缺乏:鈣、維生素D等攝入不足直接影響骨礦化,《中國居民營養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每日鈣平均攝入量僅為388.8mg,遠低于推薦量;維生素D缺乏率在50歲以上人群中達60%-80%;
生活方式:缺乏運動會減少對骨骼的力學刺激,導致成骨細胞活性降低;吸煙會抑制成骨細胞功能,使骨量流失速度加快;過量飲酒會干擾鈣吸收與維生素D代謝;
心理因素:長期焦慮、抑郁會通過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HPA 軸)分泌皮質醇,皮質醇可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同時促進破骨細胞生成,臨床研究顯示,焦慮癥患者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1.8倍。
科學防控“健康體重 強骨健身” 的五維方案
基于中國主題核心內涵,中華醫學會與中華預防醫學會聯合提出五維干預策略,構建體重與骨骼的協同健康體系:
保持適宜體重:定期監測體重、體脂率、肌肉圍度等指標,根據身體變化調整飲食和運動計劃,保持適宜的體重。
均衡營養:建議通過合理膳食或鈣補充劑增加鈣的攝入,增加陽光照射、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或維生素D補充劑,來保證維生素D充足。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可選擇“有氧+力量+平衡”相結合的多種運動模式,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減少跌倒風險。
改變不健康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濃茶、含糖碳酸飲料等。
高危人群早篩查早防治:對于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應盡早進行骨密度檢測。對于確診為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有效的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促進全身健康。
專業檢測:品源醫療的技術賦能與行業價值
骨密度檢測是診斷骨質疏松癥、評估骨折風險的重要工具,也是監測疾病進展的關鍵手段,其價值在于實現疾病的早期發現——通過檢測可在患者出現癥狀前識別骨量減少,為后續干預爭取時間。
超聲骨密度儀:無輻射設計,快速檢測,適用于社區體檢、婦幼機構,可評估兒童骨發育與中老年人骨折風險;
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采用骨密度檢測 “金標準”—— 雙能X射線吸收法,前臂檢測,操作便捷高效;配備多重防護設計,全方位守護醫患安全,完全適配長期監測需求;
參考資料:
1.骨質疏松該看哪個科?7大科室各司其職,“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開單、預約檢查不跑腿(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2.世界骨質疏松日中國主題發布:健康體重 強骨健身(新華網)
2025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松日,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與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結合我國防控現狀,發布本年度中國主題 ——“健康體重 強骨健身”,倡議社會各界保持骨骼健康、促進全身健康。
作為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松癥以骨量降低、骨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顯著升高。目前我國骨質疏松癥患病人數約9000萬,其中女性約7000萬。與骨質疏松癥高位流行趨勢相悖的是,廣大群眾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度低、診斷率低、治療率低,急需提高公眾對骨質疏松癥的防治意識。
骨質疏松:“沉默殺手” 的預警信號
骨質疏松癥的病程進展具有隱匿性,臨床通常分為兩個階段:早期階段
無典型癥狀,骨量持續流失但未達骨折閾值,僅通過骨密度檢測可發現異常,此階段干預可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中后期階段
隨骨密度持續下降,出現特異性表現:
疼痛:最常見的是腰背部的酸痛,可能沿脊柱向兩側擴散;
身高變矮、駝背:因為脊椎骨被壓縮,變得扁平。
骨折:這是骨質疏松最嚴重的結果。
可能在輕微外力下就發生,常見部位是:
脊椎(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背痛和身高變矮)
髖部(股骨頸骨折,對老年人危害極大,常需手術且致殘率、死亡率高)
手腕(橈骨遠端骨折,常發生在摔倒時用手撐地)
發病機制與關鍵危險因素
骨骼始終處于 “破骨細胞分解 - 成骨細胞合成” 的動態平衡中:30歲左右達骨量峰值后,骨代謝逐漸傾斜,中年后破骨活性顯著升高,骨量加速流失。而體重作為可控因素,其失衡對骨代謝平衡的破壞尤為關鍵:
不可控因素
年齡(≥50 歲)、女性性別(發病率為男性2-3倍)、絕經后雌激素驟降(骨流失速度加快3-5倍)、家族病史。
可控因素
體重失衡:低體重者因鈣、維生素D、蛋白質負平衡及力學刺激不足,骨強度削弱;肥胖者伴隨慢性炎癥與氧化應激,破骨細胞活性增強,且肌肉質量相對不足、平衡能力下降,雙重增加骨折風險;
營養缺乏:鈣、維生素D等攝入不足直接影響骨礦化,《中國居民營養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每日鈣平均攝入量僅為388.8mg,遠低于推薦量;維生素D缺乏率在50歲以上人群中達60%-80%;
生活方式:缺乏運動會減少對骨骼的力學刺激,導致成骨細胞活性降低;吸煙會抑制成骨細胞功能,使骨量流失速度加快;過量飲酒會干擾鈣吸收與維生素D代謝;
心理因素:長期焦慮、抑郁會通過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HPA 軸)分泌皮質醇,皮質醇可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同時促進破骨細胞生成,臨床研究顯示,焦慮癥患者骨質疏松癥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1.8倍。
科學防控“健康體重 強骨健身” 的五維方案
基于中國主題核心內涵,中華醫學會與中華預防醫學會聯合提出五維干預策略,構建體重與骨骼的協同健康體系:
保持適宜體重:定期監測體重、體脂率、肌肉圍度等指標,根據身體變化調整飲食和運動計劃,保持適宜的體重。
均衡營養:建議通過合理膳食或鈣補充劑增加鈣的攝入,增加陽光照射、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或維生素D補充劑,來保證維生素D充足。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可選擇“有氧+力量+平衡”相結合的多種運動模式,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減少跌倒風險。
改變不健康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濃茶、含糖碳酸飲料等。
高危人群早篩查早防治:對于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應盡早進行骨密度檢測。對于確診為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有效的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促進全身健康。
專業檢測:品源醫療的技術賦能與行業價值
骨密度檢測是診斷骨質疏松癥、評估骨折風險的重要工具,也是監測疾病進展的關鍵手段,其價值在于實現疾病的早期發現——通過檢測可在患者出現癥狀前識別骨量減少,為后續干預爭取時間。
品源醫療作為骨密度儀專業生產廠家,以技術創新適配中國人群需求,為骨質疏松癥的篩查與診斷提供核心支撐:
超聲骨密度儀:無輻射設計,快速檢測,適用于社區體檢、婦幼機構,可評估兒童骨發育與中老年人骨折風險;
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采用骨密度檢測 “金標準”—— 雙能X射線吸收法,前臂檢測,操作便捷高效;配備多重防護設計,全方位守護醫患安全,完全適配長期監測需求;
全域服務網絡:設備覆蓋全國5000余家醫療單位,出口20余個國家,為體重管理與骨健康篩查的聯動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資料:
1.骨質疏松該看哪個科?7大科室各司其職,“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開單、預約檢查不跑腿(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2.世界骨質疏松日中國主題發布:健康體重 強骨健身(新華網)
相關新聞
-
2025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松日,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與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結合我國防控現狀,發布本年度中國主題 ——...2025-10-20
-
品源醫療作為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國家行業標準起草單位,此次全新升級的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DXA-800系列——讓每一次檢測,都成為守護骨骼健康的堅實...2025-10-14